固態(tài)電池(SSB)因其更高的能量密度、更長的使用壽命以及增強的安全性,已嶄露頭角,有望成為鋰離子電池的繼任者。盡管 SSB 具有這些潛力,但它們并非沒有挑戰(zhàn)。一個主要問題是電池陰極內部的顆粒接觸失效。像鎳錳鈷氧化物(NMC)這樣的材料會因 NMC 體積膨脹而加劇這一問題,一種常見的方法是使用導電碳添加劑來保持電接觸。在此,我們提出一種原子力顯微鏡結合掃描電子顯微鏡(AFM-in-SEM)的方法,作為檢查電接觸失效以及問題根源的工具。
01AFM-in-SEM 的技術突破
AFM-in-SEM 技術的出現(xiàn),為 SSB 的檢測和優(yōu)化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。這種技術將原子力顯微鏡(AFM)與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相結合,實現(xiàn)了多模態(tài)相關分析。它不僅能夠精確地將探針導航至感興趣的區(qū)域(ROI),還能對電學性質進行可靠的表征。
型號推薦
Phenom AFM-SEM
原子力掃描電鏡一體機。結合了飛納臺式掃描電鏡和原子力顯微鏡的優(yōu)勢,實現(xiàn)了在同一系統(tǒng)中對樣品進行多模態(tài)關聯(lián)分析。
LiteScope AFM-SEM
同步聯(lián)用技術通用款兼容賽默飛世爾、TESCAN、蔡司、日立、JEOL 等主流品牌 SEM 系統(tǒng),其他品牌電鏡亦可定制。
測量模式
導電原子力顯微鏡(CAFM)用于測量樣品的局部導電性,為了解脫離的 NMC 顆粒的電接觸失效提供了分析方法。此外,開爾文探針力顯微鏡(KPFM)能夠分析局部表面電勢,有助于我們觀察 NMC 顆粒的荷電狀態(tài)。同時,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為顆粒的形貌和結構進行了良好表征,而 EDS 則提供了元素分析,增強了我們對電池系統(tǒng)內材料的組成和分布的理解。
02案例分享
SEM 圖像
觀察了經(jīng)氬離子束拋光的固態(tài)電池(SSB)陰極顆粒的橫截面。該未氧化的樣品由被導電碳添加劑包圍的鎳錳鈷(NMC)顆粒組成。該涂層被涂覆在鋁箔上。涂層厚度為 10 微米。該涂層從鋁箔上脫離。然而,未觀察到 NMC1 和 NMC2 顆粒之間存在結構差異。
EDS 元素分析
在相同的感興趣區(qū)域(ROI)進行了EDS元素分析。鎳(Ni)、錳(Mn)、鈷(Co)和氧(O)的分布驗證了顆粒的相同元素結構。鋁(Al)的分布證實了與鋁箔的類似接觸。然而,碳(C)分布顯示 NMC1 與添加劑之間缺乏可靠的接觸。因此,推斷碳添加劑的缺失是接觸失效的根源。
KPFM 分析
在同一感興趣區(qū)域(ROI)進行了開爾文探針力顯微鏡(KPFM)電位測量。添加劑顯示出最高的電位。然而,未觀察到顆粒之間存在表面電位差異。因此,KPFM 驗證了這兩個顆粒處于相同的荷電狀態(tài)。
CAFM 分析
在相同的感興趣區(qū)域(ROI)進行了 CAFM 電流測量。碳添加劑的導電性最高。因此,觀察到顆粒之間的導電性差異。這證明了顆粒接觸損失的發(fā)生。NMC1 的中位電流 Imedian = 0.05nA,而 NMC2 的中位電流 Imedian = 0.51nA。由于使用了 8V 的探針偏壓,電阻差異計算為 17.4G。
03結論
采用原子力顯微鏡結合掃描電子顯微鏡(AFM-in-SEM)的多模態(tài)相關方法,為克服固態(tài)電池(SSB)成功開發(fā)中的挑戰(zhàn)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。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可以對樣品進行視覺檢查,而導電原子力顯微鏡(CAFM)能揭示了鎳錳鈷(NMC)顆粒電子導電性的數(shù)量級差異,開爾文探針力顯微鏡(KPFM)驗證了相同的荷電狀態(tài),能譜儀(EDS)證明了這兩個顆粒有相同的元素組成。結合 EDS 碳分布圖顯示,缺乏導電添加劑是接觸損失的根源。因此,與傳統(tǒng)方法不同,AFM-in-SEM 可以精確定位缺陷,分析電子特性,并研究這些缺陷的根源。這些結果直接適用于 SSB 的設計和制造。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產(chǎn)品詳情、應用案例或付費測試服務,歡迎掃碼快速咨詢:
飛納電鏡——復納科學儀器(上海)有限公司,2012 年創(chuàng)立于上海,為高校、企業(yè)和研究所提供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,產(chǎn)品線豐富:臺式肖特基熱場發(fā)射掃描電鏡、CeB6 燈絲 XL 系列智能化臺式掃描電鏡、CeB6 燈絲 P 系列高性價比臺式掃描電鏡,ParticleX 系列全自動顆粒和異物檢測掃描電鏡,DiatomAI 全自動硅藻檢測系統(tǒng)(電鏡法),以及掃描電鏡樣品制備設備——離子研磨儀等。
飛納電鏡還提供與臺式掃描電鏡相關的技術支持和測試服務,在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成都設立了測試中心和售后服務中心,目前飛納電鏡在中國已經(jīng)擁有超過 2000 名用戶。